“互联网+ 创新创业大赛”,所谓“互联网+”即“互联网+各个传统行业”,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,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,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。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,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,培养造就"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"的生力军;推动赛事成果转化,促进"互联网+"新业态形成,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;以创新引领创业、创业带动就业,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。

其实从一开始,我们就很被动。


那天开会,导员告诉我们现在学校互联网+项目指标下来了,我们学院要保证全员全教师参与,当然毕业班也要参与,其实就是划水的,每个班分4-5人分成不同的团队,让把各团队名单今晚填完给他。

大家便随便组队了,就组队这个事,还闹了个不愉快(和我有点关系),不方便讲了反正团队负责人也就随便填了。本来老师就没说清楚要干啥,说是划水的,那划水就划水呗!谁成想两天后学校催着各团队在系统上交项目设计报名。说是团队成员还要算上18级的!就是18级(毕业班的)不干活还要把18级的加到团队里混吃。就那两天吧,使劲想,就想不出个好的项目idea,眼看别人都在群里报名完成了,真是急死人。

指导老师给我们下达任务,每组要提交一个有新意的idea,之前也想过好多点子,包括教室手机储存柜,口罩等等,但都有点不好实施队友给否定了,就在任务截止那天等饭的时候,秃然就有一个idea:“校园分区域失物找回系统”
现行模式分析
那天回宿舍后饭都没吃完就拟了草稿框架图,随后在电脑上肝到十点多,终于把idea初始运行框架编辑好了,当然,也获得了老师的认可。

系统运行模式1
系统运行模式2

其实,在撰写项目计划书的时候,我才发现我的这个在idea已经有人做过,还真的是...不得不说我能想到的,别人一定早就想到了。不过我的想法可以说是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稍有创新,即“分区域”,随后就是撰写项目计划书了,我们团队真正做事的只有四个人,系统运行效果图的绘制、PPT制作分工明确,初稿改了一遍又一遍,最终也算是满意的报名了。这次经历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,一周不到的时间,在这个项目上,我们融入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与理解,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创新,我们是一个团队。
系统信息发布页
系统特点分析
告一段落...

最后修改:2022 年 05 月 29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